“2006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

更新时间:2007年2月13日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和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评选“2006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日前揭晓。此次入选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6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余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

  1、钕铁硼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入选“世界十大绿色发明”
  2006年著名网络环保杂志《Tree Hugger》评选出“世界十大绿色发明”。由兰州环优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钕铁硼全永磁磁悬浮风力发电机”榜上有名,成为我国唯一入选的绿色发明项目。
  “钕铁硼全永磁磁悬浮风能发电机”于2005年12月在广州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原创新技术成果。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将该项成果产业化。
  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的磁悬浮轴承,内部磁路系统完全由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构成,不带任何控制系统,先进合理的磁路设计使风能发电技术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承载力大、运行环境要求低等特点。采用钕铁硼全永磁悬浮风叶主轴承和发电机轴承,可以大大降低风力发电机的机械阻力、摩擦阻力和启动风速,对比国内先进水平的同型号的风力发电机(未加装全永磁悬浮轴承),额定功率提高20%左右,寿命增长一倍,并且降低了产品的维护费用,使风电运行成本下降约20%。这样,有可能使风电成本控制在0.45元/度以下,与水电、煤电的成本相当。由于风能利用率提高和发电量增加,投资回报期也相应加快。由于发电时间延长,对电网影响减小(并网型而言),设备使用寿命可增至30年以上(原来最多15年),而且占地面积小,噪音小,维护费用低,既环保又节能。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适用于海岛、山区和草原等多风场所。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安装这种发电机,可利用汽车驶过产生的气流发电,路灯照明用电便可“自给自足”。

  2、我国科学家实现氧化铈纳米立方块定向自组装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高濂领导的课题组在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和组装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形状和尺寸可控制备了不同尺寸的六个外表面均为(100)晶面的氧化铈纳米立方块,并且实现了这些纳米立方块的定向自组装。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006年7月26日出版的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会志》上。
  该期刊的三位审稿人指出:“该文报道了一种有趣的氧化铈纳米立方块的定向自组装结构”,“这种定向纳米结构对于理解纳米材料的结晶学特点和探索纳米晶在催化、磁学、纳电子学领域的应用都非常重要”。氧化铈(CeO2)作为一种重要的稀土材料,在催化制氢,汽车尾气处理,燃料电池,抛光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由于块体氧化铈的(100)面是一种极化的表面,因而不稳定,在实验上很难存在,除非通过表面重构。而这些特点又使得氧化铈的(100)面具有比(110)、(111)面更高的活性。
  该课题组在实验中获得的这些纳米立方块却具有六个(100)表面,并且很容易通过表面偶极作用而自组装成有序结构。这种(100)定向自组装单层的成功获得为氧化铈的(100)表面的获得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定向聚集”的晶体生长机理存在于纳米颗粒的合成体系中,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一次颗粒定向聚集生长的结果既可以形成均匀的大尺寸纳米立方块,也可以形成高度各向异性的一维纳米棒,甚至“介晶”(mesocrystal)结构。这种纳米晶的形成机理为纳米晶的掺杂和异质纳米结构的制备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3、“室温磁制冷样机研制”和“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研制”通过鉴定
  由包头稀土研究院承担的“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研制”和“室温磁制冷样机研制”课题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专家鉴定。
  “室温磁制冷样机研制”课题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项目,其主要任务是室温稀土磁制冷材料、磁制冷样机以及磁制冷用测量仪器研制等综合项目。“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研制”同时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的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是目前国内外唯一采用稀土永磁体制作磁场系统,在室温下(-40℃~60℃)可自动直接测量磁制冷材料温变的测量仪。采用该仪器测量磁热效应,成本低,体积小,磁场分布均匀,升降温速率连续可调,测量数据重复性好,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是国内目前研究成功的唯一全自动磁热效应测量装置。到目前为此,用此仪器已为国内多家大学及研究机构测量了材料的绝热温变,测试了大量的室温磁热冷材料。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研制成功,为磁制冷材料和测试手段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的室温磁制冷样机实现的最大制冷温差达到18℃,最大制冷功率达到35W,居国内领先水平。该室温磁制冷机采用低纯金属Gd及由低纯原料研制的稀土合金材料作为制冷工质,能产生较大的制冷温差,具有创新性,该室温磁制冷机的研究成功,使室温磁制冷商用又迈出了一大步。

  4、稀土顺丁橡胶系列产品开发及工程化研究获新进展
  2006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承担的“稀土顺丁橡胶系列产品开发及工程化研究”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开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顺丁橡胶万吨级生产成套技术,属国内首创。
  稀土顺丁橡胶的开发是目前世界合成橡胶界的热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及跨国轮胎制造公司在我国设厂生产高性能轮胎,使得对高性能橡胶原料——稀土顺丁橡胶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项目组于2005年开展了稀土顺丁橡胶系列产品开发及工程化研究,项目组总结了锦州石化公司多次稀土顺丁橡胶工业化试生产经验和技术成果,在改造的镍系顺丁橡胶装置——我国第一套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的基础上,编制了2.5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装置设计基础工艺包,根据稀土顺丁橡胶的生产实践,完善了催化剂各组分的生产技术和分析评价方法,建立了稀土催化剂的质量标准,并提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稀土顺丁橡胶(BR)9100”。此外,项目组还组织了稀土顺丁橡胶系列产品的应用性能评价工作,开展了在轮胎,特别是子午线轮胎方面的实用性能研究。
  专家认为,稀土顺丁橡胶万吨级生产成套技术的成功开发,对于在更大规模上推进稀土顺丁橡胶的工业化生产,对提升我国合成橡胶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组制定了针对新疆独山子石化分公司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的改造方案和开车方案,并预计将于2007年进行2.5万吨稀土顺丁橡胶生产,以扩大稀土顺丁橡胶的生产规模,稳定产品供应。

  5、“新型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通过验收
  由福建物构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新型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2006年1月19日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分子基磁性材料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验指导意义,项目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居于国际领先。
  该项目组采用溶液法、扩散法、溶剂热法、研磨法等合成方法,将具有共轭效应的有机配体与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进行反应,合成了四个系列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同时在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红外、元素分析等表征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磁性和光学性质的研究,部分化合物展现出比较令人兴趣的磁学和光学性质,并对稀土与过渡金属离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该项目实施期间,在Inorg. Chem., Crystal Growth & Design,Dalton Trans.和Eur. J. Inorg. Chem.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申请发明专利2项。

  6、“荧光材料对红外激光探测”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由中科院长春光机与物理所、长春科润公司联合承担的“荧光材料对红外激光探测”研究项目于2006年9月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这种红外上转换材料对红外激光的探测,创造性地采用了新的方法和合成工艺,实现对红外不可见激光的多方法探测,其产品在红外上转换效率、红外淬灭效率方面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项目采用新的材料体系、材料合成技术,新的化学合成配比等最佳技术路线,研究发现了碱土硫化物材料被动探测红外淬灭过程是无辐射跃迁过程,合成出在绿色衬底中显示出激光黑斑的探测材料;合成出硫化物、氧化物红外释光发光材料,首次发现铝酸盐发光材料具有优良的红外发光特性,同时制备出长余辉可以达到150小时的材料,以及反应极为灵敏的红、橙、绿、蓝色发光材料;合成出稀土硫化物、稀土氧化物、稀土氯(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粒度为0.3~50μm颗粒或块体,颜色为红、蓝、绿,上述使用红外器件发射功率10mW即可起亮,其发光强度与红外器件功率成一定的正比增长关系,有效激发波段可在700~1500nm,其部分技术指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这些新型红外材料经科技人员采用独特的方法处理后,能将各种不可见的红外激光转换成可见光,实现了对红外激光的探测功能。

  7、稀土材料标准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2006年3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稀土材料标准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该课题由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承担,参加的单位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上海跃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等单位。
  “稀土材料标准研究”是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之一,该课题着眼于制定适合于当前生产、贸易中急需的产品标准和具有先进性且与国际现行方法接轨的分析方法标准,并致力于创建以我国为秘书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鉴定会。专家认为,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与中国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相适应的稀土技术标准体系。其相关内容已经纳入“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对制定稀土产业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稀土材料标准研究》课题是由科技部下达的2002年国家科技计划中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历经4个年度,先后制修订了4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项标准样品,8项国际标准提案通过了专家审定。完善了我国稀土标准体系,为筹建ISO技术委员会奠定了基础,圆满完成了课题的预期目标。

  8、“包头稀土精矿低温焙烧无污染冶炼工艺”和“非皂化混合萃取剂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通过鉴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06年1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保定稀土材料试验厂共同完成的“包头稀土精矿低温焙烧无污染冶炼工艺”和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非皂化混合萃取剂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研究成果的鉴定会,与会专家对此两项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包头稀土精矿低温焙烧无污染冶炼工艺”采用保温熟化、低温(250-260℃)浓硫酸动态(回转窑)焙烧包头稀土精矿,使稀土和钍进入同时浸出液,为下一步回收钍创造了条件;尾气用碳酸氢铵饱和溶液回收氟化氢生产氟化氢铵副产品。该工艺在高效回收稀土等有价元素的同时,解决了高温焙烧分解包头稀土精矿的尾气和放射性渣污染的严重问题。稀土浸出率达到96%以上,氟回收率达到95%以上,排放的尾气中氟含量<2mg/m3;浸出渣中钍含量<500ppm,比活度低于国家标准(7.4×104Bg/kg),满足工业生产要求。该工艺与高温浓硫酸焙烧工艺比较,大大降低了“三废”的处理费用。处理每吨稀土精矿可节约标准煤100公斤、硫酸250公斤。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解决包头稀土精矿硫酸焙烧尾气和放射性渣对环境污染问题开拓了新路。
  “非皂化混合萃取剂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首次采用非皂化的P204与弱酸性磷类萃取剂配制的混合萃取剂直接在硫酸和盐酸混合介质中萃取分离稀土,萃取过程不产生氨氮废水,从源头上解决了包头矿冶炼过程中氨氮废水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并简化了原工艺流程,提高了稀土萃取过程中的稀土浓度,增大了设备产能,降低了化工材料单耗,提高了稀土分离效果。采用该工艺成功地改造了年产4000吨碳酸氢铵沉淀转型生产氯化稀土生产线,并实现稳定生产,稀土回收率大于98%;生产一吨氯化稀土的化工材料成本比碳铵沉淀转型工艺降低2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工艺已申报发明专利3项,在技术、经济、环保综合指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成功
  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成功。这款直径为80毫米的材料由椒光集团研制,该项目已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会鉴定。此技术属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具有定向度高、磁致伸缩性能好、质量稳定等特点。此前,我国研制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直径不超过75毫米,而国外研制的产品直径不超过65毫米。
  该项目采用真空悬浮熔铸方法进行熔炼,通过系列先进工艺控制、处理,解决了制备大直径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生产工艺属“新一步法”,此工艺可用来制备大直径、高性能、低成本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且易于批量化生产。用这种工艺研制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成本不到国际售价的四成,而且从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到重要设备的结构设计,直到产品的制备技术,都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椒光集团于2002年筹建椒光稀土材料有限公司,至2003年8月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并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生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合金及系列定向凝固晶体,产品性能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其直径50毫米以上的大尺寸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一直稳居国内前列。

  10、高分子材料用新型稀土功能助剂成功产业化
  由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联合承担的“高分子材料新型稀土功能助剂的开发及产业化”科技项目于2006年7月7日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
  “新型稀土功能助剂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扭转了高性能、无害化塑料助剂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电子、电器、包装等领域,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3年来,该企业通过这种技术,已累计生产销售系列产品达3.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新增产值3.03亿元,创利税6155万元。
  该项目技术已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稀土配合物及稀土功能助剂制备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地址:包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区青工路2号 联系人:张大勇
电话:0472-5179886 5179532 传真:0472-5179562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